王
讀音:
1. 亡, uang2, ㄨㄤˊ
2. 育, y4, ㄩˋ [玉異體]
起源:
1. 周文王十五子畢公高之後, 因屬王裔, 後有王氏, 姬姓
2. 戰國時魏信陵君無忌, 後避難, 改王氏
3. 商紂王子比干之後, 因屬王裔, 後有王氏, 子姓
4. 周武王封媯滿於陳, 至公子完, 避難至齊, 改田氏, 其後代齊, 國滅, 其裔改王氏, 姚姓
5. 新朝王莽賜姓燕太子丹裔孫嘉為王氏
6. 新朝王莽改劉氏後裔為王氏
7. 隋朝末, 王世充, 本為西域之支氏, 後改王氏
8. 明朝王德仁, 本為謝氏, 其父避仇, 冒姓王氏
9. 明朝王一鶚, 本為楊氏, 改姓王氏
10. 明朝王大崇, 本為孫氏, 改姓王氏
11. 北魏年間, 可頻氏, 改漢姓為王氏
12. 羌族鉗耳氏, 改漢姓為王氏
13. 北魏年間, 柯史布氏, 改漢姓為王氏
14. 唐朝營州高麗, 有王氏
15. 滿族完顏氏, 改王氏
16. 契丹族耶律氏, 改王氏
17. 唐朝回紇族阿布思氏, 改王氏
18. 匈奴族, 漢魏晉年間, 多有南進中原, 改漢姓為王氏者
19. 契丹族怒皆部人, 後建立遼國, 其後有改王氏
20. 女真族完顏氏, 後建立金國, 國滅, 其後有改王氏
21. 元朝成吉思汗第六子, 避禍至中原, 因屬王裔, 改為王氏
22. 苗族, 羌族, 彝族, 傣族, 侗族, 佤族, 景頗族, 哈尼族, 土家族, 裕固族, 維吾爾族, 哈薩克族, 塔吉克族, 柯爾克孜族, 黎族, 高山族, 京族, 白族等, 均有王氏, 蓋因歷代政府, 為羈縻邊域, 示好惠德之故, 有賜姓, 改姓等舉
23. 五千年來, 中國歷史上, 先秦時期, 諸侯割據, 兼併頻仍, 因國滅避禍之王室宗族, 官家後裔者, 多有以王為氏, 念其為王室之後故也; 秦統天下後, 朝代更迭, 外族內遷, 或分裂稱王, 或舉亂僭越, 其王室宗族, 流落四方, 或有改王氏, 以紀其原; 迄民國建立, 兩岸分治之後, 或有前朝皇室子孫, 避隱而改王氏者
24. 先秦時期, 王即為玉, 象天地君者三, 中貫通也, 玉者, 石之美者, 惟王可佩, 玊者玉之俗書也, 義為琢玉之工, 今分三字, 以別義也, 此三字源同, 而分三氏
郡望:
1. 太原郡
2. 瑯琊郡
3. 北海郡
4. 東海郡
5. 高平郡
6. 京兆郡
7. 天水郡
8. 東平郡
9. 新蔡郡
10. 新野郡
11. 山陽郡
12. 中山郡
13. 陳留郡
14. 章武郡
15. 東萊郡
16. 河東郡
17. 金城郡
18. 海漢郡
19. 長沙郡
20. 堂邑郡
21. 河南郡
堂號:
1. 太原堂
2. 瑯琊堂
3. 北海堂
4. 東海堂
5. 高平堂
6. 京兆堂
7. 天水堂
8. 東平堂
9. 新蔡堂
10. 新野堂
11. 山陽堂
12. 中山堂
13. 陳留堂
14. 章武堂
15. 東萊堂
16. 河東堂
17. 金城堂
18. 海漢堂
19. 長沙堂
20. 堂邑堂
21. 河南堂
22. 三槐堂
23. 雙桂堂
24. 留餘堂
25. 承德堂
26. 五果堂
27. 寶善堂
28. 積德堂
29. 存厚堂
30. 敦睦堂
31. 餘慶堂
32. 宗德堂
33. 燕翼堂
34. 巨野堂
35. 天全堂
36. 源遠堂
37. 槐政堂
38. 槐陰堂
39. 紹興堂
40. 思明堂
41. 懷德堂
42. 五孝堂
43. 紹槐堂
44. 孝睦堂
45. 敦本堂
46. 錫類堂
47. 槐明堂
48. 梓誼堂
49. 聽槐堂
歷代名人:
1. 秦代: 王翦
2. 漢代: 王昭君, 王逸, 王充, 王允, 王莽
3. 三國: 王平
4. 晉代: 王導, 王猛, 王羲之, 王獻之
5. 隋代: 王世充
6. 唐代: 王勃, 王玄策, 王翰, 王維, 王昌齡
7. 宋代: 王安石, 王重陽
8. 明代: 王守仁, 王夫之
9. 清代: 王引之
10. 近代: 王國維
11. 現代: 王建煊, 王心凌, 王佳婉, 王永慶, 王傑, 王贛駿, 王貞治, 王晶, 王家衛, 王菲
節自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0608.htm
康熙字典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77415&page=727#02
中華民國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2552.htm
留言列表